潼关移民局主任,潼关移民局主任名单

潼关移民局主任,潼关移民局主任名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潼关移民局主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潼关移民局主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迁出的?史实是什么?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民谣在我国各大地区流传了六百多年,祖辈相传,妇孺皆知。

潼关移民局主任,潼关移民局主任名单

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北,这里曾经是明朝初年移民的集散地,如今已经成为了明代迁民遗址了。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运动。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人为何要移民呢?

山西洪洞大槐树

我们知道,在元朝末年的时候,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及安徽一带,由于连年战乱的原因,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但与此同时的山西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昌盛的景象。在洪武初年的时候,山西地区的人口就高达四百万(四百零三万零四百五十口),比起当年的河南和河北两省人口之和还要多(河南 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多人)。山西人口稠密之地当属晋南,而洪洞又是平阳一带人口稠密的县城。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发展经济,在明朝初年的时候,朝廷便下令在洪洞广济寺设置局驻员,并发放“凭照川资”,进行集中移民。

广济寺位于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寺院规模宏大,且寺庙旁边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大槐树。而汾河滩上的老鹳在大槐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情景重现

据记载,明朝永乐年间,朝廷“屡迁山西民于滁和、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明朝政府就组织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而移民的地区更是遍及了山西五十一个县和全国十余个省市,其中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省是移民主要聚集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

在后来的时候,从山西迁往各地的移民,一部分又转迁入到云贵川和新疆,东北地区。

洪洞大槐树移民情景再现

当然了,明朝政府实行如此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其意义是非常之重大的。明朝政府推行“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政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朝的统治,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从而也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此外,还能很好的巩固明朝边防,维护社会安定。

感谢邀请。我是征哥哥视觉,一位专注于文化领域的头条创作者。

要问你的祖先在哪里,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我小时候,奶奶也常常告诉我,我们的老家在山西大槐树下,那时我还不知道山西在哪里,只记住了大槐树,所以每每看见大槐树,无论是哪里的大槐树,都倍感亲切。奶奶还告诉我,凡是从大槐树下迁移过来的人,脚的趾甲是两掰的,我拖鞋一看,还真是,于是就深信自己祖先就是山西大槐树下的。还有一些比如解手啊之类的方言,也在证明着这个说法。

其实,现在想想不可能都是大槐树下过来的,因为大槐树下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啊?不过既然有这个说法,也一定有一定的依据。

据史料记载,元朝末年,矛盾尖锐,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了迅速镇压反抗,元军采取了“拔其地,屠其城”的政策。在起义军与元军交战的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人口出现了锐减。繁华一时的扬州城甚至只剩下了18户人家。 明朝建立后,致力于对人口的恢复,但随后爆发的靖难之役,再次给豫、鲁、苏北、皖北等地带来了灾难。导致出现了河北、河南“积骨成丘”,山东、皖北“人口鲜少”的惨况。而与战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西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河南河北两省的总人口为378.4万人,而山西一省的人口就高达403万人。 为了平衡各地区人口,尽速恢复生产,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的41年间,明朝共组织了18次大规模移民,其中有12次是从山西迁出,人口达百万以上,造就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人口迁徙。

这应该就是最可信的史实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潼关移民局主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潼关移民局主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