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的移民政策,新疆兵团的移民政策是什么

新疆兵团的移民政策,新疆兵团的移民政策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疆兵团的移民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新疆兵团的移民政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双版纳农场人大都是外来移民,主要是什么地方的人?

西双版纳州各农场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最初由西南军区转业军官作为骨干以及他们的家属作为基础组建各农场及生产队,主要种植当时我国急需的工业原料橡胶树以及亚热带经济作物。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手紧缺,又从本省和湖南各县支边吸收一部分青壮年职工。

新疆兵团的移民政策,新疆兵团的移民政策是什么

以后的数年,落续又分批接受了大批退伍军人、支边青年以及大量的北京、上海、重庆、昆明等地的知识青年。

一九七O年三月,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在景洪组建,该师下辖六个团,二个独立营。全师干部职工达八九万人,几乎占据整个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半以上。

在兵团期间,从师部到连队中的领导干部中,现役军人掌握主要领导权。仅仅不到四年,兵团改制为农场,现役军人全部撤离回到部队。

现在的农场依然存在,主要职工是农埸老职工的第二代第三代,也从各地招收了一部分割胶工。由于橡胶价格连年走低,农场的吸引力多年低迷。

作为曾经的兵团知青,十分怀念兵团时期那火热的年代。

西双版纳农场最早一批人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军、十四军一部。这些部队因追歼国民党军李弥部至勐海县勐遮坝子后,屯垦戍边,之后集体复员组建农场。西南军区军官是后补充的。

一,1950年第13军114团追击李弥兵团国民党残部93师278团,至西双版纳南峤,击败一千余人,大部成为俘虏,后来114团部分军队就地军垦戍边组建了西双版纳南峤(现勐遮黎明)农场,军垦军人主要是北方籍人,包括一小部分国民党北方籍俘虏也参加了农场垦田。所以最早的黎明农场就有河北人山东人等。

二,1958年,蔡希陶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发现了橡胶树之后,国务院农垦部决定在西双版纳开垦种植橡胶,着手组建景洪勐腊东风农场,包括后组建的勐养农场大渡岗农场普文农场等,第十三军117团几乎成建制开扑边疆西双版纳,这部分军人也以北方籍人较多,其中有一部分广东人,我父亲即是广州市学生兵南下到了南峤和东风农场。很希望有人关注这批南下的广东人子弟兵,写一部历史记住他们的共和国功绩。这一部分人还有湖南南县人我的表大舅。

三,就是众所周知到西双版纳各农场支边种植橡胶的湖南人,东风农场主要是醴陵人,其它农场主要是祁东人。还有一小部分祁阳等湖南人。前后有三万六千余人,他们在西双版纳繁衍生息已经至第三代第四代,有二十万余众。

四,西双版纳还有上海北京四川昆明等上山下乡知青,最高达到六万余人,开垦种植橡胶,他们当中也有少部分在知青返城时,因为各种原因,留在了西双版纳。

五,思茅(现普洱)地区景谷景东墨江人,西双版纳后来知青返城,橡胶种植和割胶工出现短缺,思茅这些比较贫困地区的农民,开始进入西双版纳农场补足用工荒。

全国解放后,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西双版纳各农场为国家橡胶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原料,做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而为此做出牺牲和奉献的先驱者,离不开这些西双版纳的外来移民。

最开始是军队原地复原成立建设兵团,屯垦戍边,这是雏形;后来为应对物资封锁,按中央要求大量种植天然橡胶,于是湖南人大量进入;第三批是支边,但支边留下来的不多!当年发展云南橡胶时候鉴于云南地广人稀,毛主席说“我的家乡湖南人多,我可以去动员他们”,于是很多湖南人举着“我们是主席的家乡人,不能给主席丢脸”的横幅来到云南,这才是湖南人多的原因,响应毛主席号召来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疆兵团的移民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疆兵团的移民政策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