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闽东江姓起源?
蒋氏,祖籍河南正阳。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国家灭亡后,蒋氏后裔先从正阳北逃至淮阳(今属河南),再由淮阳北迁至陈留峪县(今河南杞县玉镇),再迁居考城。济阳(今河南兰考)。
此外,还有部分姜国后裔逃往齐国(今山东临淄)。
唐初,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郡。与他们一起,还有91余名军校人员60余姓落户福建。其中,来自河南的蒋姓是第一个进入福建的蒋姓人。
宋代,由于金兵攻占汴京,中原人民多次大规模南迁。蒋氏一支由汴京迁至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广东、福建、台湾地区的江姓(除翁江外)大部分源自浙江。浙江省开化县冯家镇。吴越国镇海使姜景芳,吴越灭亡时,为减少吴越人的赋税而被贬,隐居常山沃溪归岩(今浙江省开化县冯家镇)。其子孙名声在宋代盛极一时。五世孙江曜为官,迁居江西都昌。南宋宰相江曜的五世孙江万里,在抗元战争中牺牲。蒋万里的弟弟及后裔由江西迁居福建宁化。石壁村。
后来又搬到永定高头乡和平和格布大西村。广东、福建地区的蒋姓人,都以兄弟蒋万里为祖先。明清时期,部分蒋氏家族成员跟随郑成功来到台湾,定居台湾。有些人后来移居海外。
清初,姜文、姜邦两兄弟从湖北麻城归来,定居河南省正阳县淮河湾。后来,他们把居住地称为蒋家堡(现名蒋湾)。
二、闽南人发展史?
闽南人移居台湾始于元代,但大规模移徙发生在17世纪中叶。大批闽南人追随郑成功漂洋过海,从荷兰侵略者手中夺回台湾。三百多年来,闽南人与东迁的其他地区的汉族、高山族同胞共同开发了台湾岛。闽南语是台湾的主要交流工具。
三、5000年龚氏家族迁徙史?
龚姓经历了多次迁徙。虽然你现在是四川人,但你的祖先可能在江西。例如,当两湖填广东时,许多来自四川和贵州的贡人就迁徙到了那里。所以他们的祖先在湖南、湖北、江西。那么龚迁徙的过程是怎样的呢?看完下面的解释,相信你就会明白了。
龚姓是当代中国第89大姓氏。贡族的迁徙活动历史上从未停止过,但主要有五个迁徙时期:
龚姓起源于河北、辽宁、山西、河南、福建等地。一般来说,龚姓早期主要盛行于北方地区。
汉代时,龚姓在华东地区盛行。江苏徐州人龚胜,与江苏邳州人龚射,皆名噪一时,并称为“楚国二公”。此外,山东、河南等地的龚姓也在这一时期名声大噪。
魏晋南北朝时期,龚姓进一步在江西、四川、湖南等省传播。据记载,湖南人龚宣之及其侄子龚利民为龚启后裔,自金代至南宋,世代居住在汉寿(今湖北常德东北)。他们是当地比较大的家族,所以设立了武陵县。此县不仅是巩姓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县,也是后世巩姓在南方传播的主要源头。
唐宋时期,龚姓南盛北盛,龚姓的足迹遍布江、闽、浙、粤等地。其中,闽粤地区的龚姓,尊南宋淳熙年间担任副宰相的龚茂良(今福建莆田人)为祖先。据《福建通志》载,公茂良后裔公英,居京山,后迁居安海;公茂居晋江沙堤,后迁安溪;公迁福州梅枝里。可见莆田龚姓支脉广泛延伸,家族繁盛。还有龚姓,为福建翁姓的一个分支,在当地形成了望族(以“刘贵”为堂号),为闽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源泉。福建龚姓。
明代,部分龚姓人移居上海、广西等地。此外,山西槐姓龚也被迁往人口贫困地区,分布于北京、天津、陕西、河北、河南等地。
从满清乾隆年间开始,沿海的龚姓人逐渐移居台湾,进而定居于周边国家。如今,龚姓多分布于四川、湖北、江西、山东、江苏、浙江、湖南等省。上述七个省份约占全国龚姓汉族人口的67%。
四、东北汉人移民史?
共六次大规模移民。
古代商人的第一次移民:
在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就有了商朝。这个朝代的人善于做生意,开始做生意,以至于我们现在还称做生意的人为生意。商氏是商朝的始祖。相传,他们是三皇五皇中的喾帝后裔。他们生活在黄河下游,有着悠久的历史。舜时期,商部落出了一位杰出的军事领袖,名叫启。后来,商人们称他为“宣王”为始祖,并编成赞歌颂扬他:“天命乌鸟降临生商,殷地无际”。
据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推论,古代商人多次迁居,其中一支迁至辽西、河北东部地区,成为半游牧半农业的古代氏族部落。也正是古商部落的到来,将汉人带到了东北。
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箕子将商朝的臣民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权,史称箕子高丽。由于朝鲜与东北接壤,部分商族也留在了东北。
第二次移民:燕国的扩张
战国时期,北方燕国向东北扩张,吞并了朝鲜大片领土,设立辽东郡,并向那里移民,汉人数量再次增多。到了汉代,辽东已被称为东北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从此,汉族在东北地区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
汉代时,东北划归幽州管理。幽州大致东至朝鲜,北至吉林,西至山西东部,南至保定。总共有20多个县,其中4个在东北,面积比较大。辖县为辽东县、辽西县。
三国时期,东北由公孙渊统治,相对和平。西晋动乱后,北方领土失守,辽东等地也相继失守。东北汉人数量开始减少。最后,东北被戈古里占领。
第三次移民:唐朝
从影视作品中,我们都知道了薛仁贵征服高句丽的故事。薛仁贵是唐朝的一位将军。灭掉高句丽后,设立安东都护府,管理朝鲜半岛北部、东北等地。
由于中原王朝直接统治东北,东北的汉人数量不断增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安史之乱后,东北逐渐衰落,汉人数量开始减少。后来东北先后被契丹辽国、女真金国、蒙古汗国统治,汉人就更少了。
第四次移民:明朝
经过明朝几代皇帝的努力,赶走了蒙古人,在东北各地设立了行政机构。就这样,东北一分为二。北部的黑龙江流域划归努尔干都斯管辖,南部的辽东划归山东管辖。明朝强盛了200多年,辽东汉族人口繁盛,达到300万之多!几乎是当时明朝人口的1/30。整个东北,汉族人口也超过了80%!
第五次移民:闯关东
满清崛起后,他们觉得这么多的东北华人对他们构成威胁,于是通过“杀富”、“杀穷”的方式消灭了大部分东北华人。满人“入关”后,东北汉人只剩下几十万。当时的满族人非常不自信,担心自己无法在中原立足。如果失败,回到东北,就会禁止汉人迁入。所以,东北长期没有得到开发,逐渐成为落后地区。满清后期,政治腐败,控制东北的能力逐渐减弱。日俄战争使满洲清朝失去了对东北的控制。
20世纪初,清朝取消了东北迁徙限制,汉族掀起了一股迁徙东北的热潮。他们不仅限于辽宁,还迁往更北的吉林、黑龙江等地。尤其是张作霖父子当政期间,还组织官方迁徙活动,将一车车的人运往关外。到1931年“九十八”事变时,东北汉族人口达到创纪录的3000万,而其他民族人口仅不足300万。
第六次移民:开发北大荒
北大荒原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三江平原、黑龙江平原和嫩江流域的广大贫瘠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兵团在这里组织了大规模的垦荒和农耕,东北汉族人口迅速突破一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