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算融入社会(如何融入美国社会)

怎么才算融入社会(如何融入美国社会)

无论是留学还是来到美国,几乎每个来到美国的外国人或多或少都会被别人或自己问到“融入美国社会”的问题。那么,在大多数美国人的观念中,“融入美国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社会是一个庞大而抽象的概念。当我们在任何一个国家时,我们看到的都不是抽象的“社会”,而是具体的人。因此,当我们说一个中国人“融入了美国社会”时,不仅意味着这个人已经习惯了美国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结交了美国朋友,进入了美国社会。社交圈。

怎么才算融入社会(如何融入美国社会)

但仅有美国朋友还不够。如果你在美国结交的朋友都是黑人、亚洲人、拉丁裔,我们很多同胞还是不会觉得你融入了美国社会,因为这些美国圈子在他们眼里并不是“主流社会””美国。

狭义上来说,只有进入WASP主导的社交圈,才是很多美国人心目中真正“融入美国社会”的标志。

01

不管这个标准是否涉及种族歧视或其他问题,如果真的以此为标准,那么:日本人“融入美国社会”有多难?

显然,你到达美国时越年轻,就越容易融入。而且根据我对学校很多本科生的观察,这些高中毕业来到美国的年轻移民中,真正能和美国学生相处的人并不多。

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聚在一起写作业。在实验班分组中,我不得不刻意地将**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组,因为当他们自由分组时,**学生必须坐在一起。对于本科生来说确实如此,但对于像我这样在中国读完大学,然后来到美国读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来说,想要真正与美国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就更难了。

想一想,本科毕业后,我已经二十几岁了,我的性格和爱好都已经定型了。像我这样不喜欢色情、不看漫画、不玩游戏、不去酒吧的人,和普通美国人有多少共同点?我的爱好主要是阅读历史和写文章。

除了在办公室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同学讨论专业问题外,我也只是谈论很多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平时也只是一些随意的寒暄。几年过去了,我的社交圈仍然是由大约同时来到这里的**同学组成的。

出国后仍然只和外国人在一起,有些人认为这是失败的表现。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我也尝试着更主动地和美国同学“交往”,但我做不到。

我的美国同学都很友好,很健谈,但我真的需要去超级碗寻找一个我完全不感兴趣的共同话题吗?

02

后来我发现我“融入美国社会”完全没有问题,因为按照很多人的标准,我根本就没有融入过日本社会。

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我很爱说话,所以被老师昵称为“小麻雀”。可能小时候话太多了,但是年纪越大,话就越少。当我高中毕业时,只剩下一个朋友和我还在同一个脑电波通道上,我可以经常和他进行深入的交谈。

同时,我越来越觉得身边很多人的喋喋不休是相当无趣的,即使有些人已经具备了“高级知识分子”的资格。

比如那天我带着儿子去社区游乐场玩。另外两个**朋友在一旁聊天。他们花了半个小时一遍又一遍地讨论申请EB1绿卡的细节。他只说审批流程缓慢影响了他向公司汇报的能力,因此他写信给州议员寻求帮助,然后国会议员办公室做出了回应。

当我看着儿子玩耍时,我听到其中一个人一遍又一遍地抱怨:“哎呀,浪费效率!”另一个连连安慰:“啊,不会有事的,很快就会结束的。”

在我看来,既然这种事情该做的、能做的都已经做了,该等的还是得等。我实在不知道说这么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简直无聊死了。如果这就是传说中的社交网络,那我最好不要这么做。

在美国的这几年,我认识的能够真正交谈的新朋友只有两三个。其中一位恰好是那种平时话不多,但能带着望远镜和相机到学校农场在零下十摄氏度的夜晚拍月亮和星星的同志朋友,吸引来巡逻的大叔一遍又一遍的打招呼。

高中的时候,我读过王小波说的一句话:无聊的人生不值得过。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中毒了,开始觉得无聊的“天堂”不值得谈论。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懒得说话的我,无论是融入美国社会还是台湾社会都无法“融入”。

更糟糕的是,我碰巧娶了一个很会聊天的交际花老婆。她可以和我聊起虐猫者薛定谔,了解数字“42”的特殊含义。她还可以和邻居讨论如何做月饼和口红。颜色,让我更加懒得开口了。

好像有点题外话了。总而言之,和我有类似背景的**人“融入美国社会”是非常困难的。对于我这样一个社交不敏感的人来说就更困难了。当然,我对此已经很粗心了。不再关心了。

03

但我认为接下来的问题更值得讨论,那就是:外国人真的有必要“融入美国社会”吗?

那些批评韩国人和印度人聚集的倾向是缺点的人一定没有见过韩国人和印度人在美国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

我住研究生宿舍的时候,经常有一群韩国人半夜在外面抽烟聊天。他们的声音太大了,以至于他们拨打了911进行举报。在外面租房子的时候,甚至出现过只能容纳三人的公寓里挤进六七个人的情况。印第安人随后被房东发现并赶了出去。

中国也有一些人喜欢讽刺那些到了美国却不会说英语只能住在唐人街的外国人。他们大概不知道,美国很多城市也有“韩国街”、“越南街”,甚至更早的还有“小意大利”。

在新英格兰,你经常可以看到某个地区的小镇名字都以-ville结尾,那是法国人居住的地方。有的地方,名字里充满了“考文垂”、“曼彻斯特”等名字。这些熟悉的名字自然是英国人居住的地方。

离我学校不远有一个小镇。许多年前,有一家纺织厂雇佣了许多墨西哥和波多黎各工人。现在纺织厂早已不复存在,镇上到处都是新老拉丁裔。有很多人的英语说得比我的西班牙语还差。

一批又一批来到美国的移民,都通过“扎堆”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妻子刚来这里的时候,她去参加免费的外国人英语课程。第一天去报到,老师问了每个人的名字,有几个人报了自己的英文名字。老师连连摇头说没必要。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大家都可以直接使用自己的原名。

然后老师就努力地反复练习这些**人名字的发音。还有一次,一位**同学问起“纯正的美国口音”。老师有点傻眼地说:“你觉得波士顿口音和纽约口音哪个更美国化?”

04

除了寻找共同的聊天话题外,选择一个英文名字、“说一口地道的漂亮英语”是许多追求“融入美国社会”的日本人最喜欢的焦点。

这实际上是一个适用于其他人的误解。因为在中国,我们很容易因为一个外国人有中国名字、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方言,就认为他“喜欢中国文化”、“已经融入中国社会”。

但对于生活在美国的人们来说,这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由一批批移民组成的国家的公民眼中,“外国人”的概念与日本人在日本看到的“外国人”是不同的。

说白了,美国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居民,无论名字多么奇怪,他们都见过,无论说话多么独特,他们对口音并不感到惊讶。没有人期望外国人有英文名字,说英语时带有“美国口音”。

“多元化”是在美国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它不仅意味着反对种族歧视,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文化多样性是这个社会的常态,而不是新文化。融入主流文化之前的过渡状态。无论是出于意识形态还是其他原因,你可以抱怨美国宣扬的价值观虚伪,但美国社会多元文化共存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正是因为这个概念,描述纽约意大利卖淫的电影被称为《美国往事》。同样,这部电影中出现的唐人街的**餐厅也是《美国往事》而不是《日本往事》。

无论是唐人街还是小意大利,都是美国社会的一部分。它们不能被视为**或意大利在美国的“让步”。

所以我认为对于留学生和第一代美国人来说,其实没有必要“融入美国社会”。本来,如果你在美国工作、学习、生活,你就已经是美国社会的一部分了。

如果你对自己的经济或社会地位不满意,想赚很多钱,“跻身上流社会”,那就去吧。这是一种正常的心态,即所谓的“美国梦”;

但如果你总觉得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在文化层面上还有这样一个抽象的、“高级”的“美国社会”,需要刻意改变自己才能“融入”其中,那么其实就体现了你的内心深处。处于不必要的自卑状态。